“2+26”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差异较大,大气污染排放状况差异明显,大气环境问题各异。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大气领域科研成果难以有效支撑城市环境管理的“落地难”问题,城市环境管理研究注重突出每个城市特点,创新性提出“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完善”的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基于统一技术指导,明确不同城市环境污染现状、排放特征差异与突出环境问题,制定差异化的“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突出“一市一策”,实现科技支撑有效指导城市环境管理的目标。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2+26”城市三年作战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并进一步推广应用到汾渭平原11城市跟踪研究工作中,持续支撑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精细化和精准化管理。
(1)创新性的提出“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完善”的“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机制,有效支撑“2+26”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成立“国家队+地方队”相结合的“2+26”城市跟踪研究组,编制《“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跟踪研究工作手册》,规范和统一目标、任务和技术,形成“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完善”的工作模式,指导28个城市跟踪研究组完成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秋冬季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在各城市建立全流程的重污染应对及专家会商机制,驻地跟踪分析每一次重污染过程,支撑地方大气重污染应对;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交流培训机制,组织专家指导组赴各城市开展现场调研与技术指导,与地方政府对接,明确地方需求,为不同城市 “把脉问诊”,确保“一市一策”落地实施。系统评估“2+26”城市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及“双降”目标的完成情况,有效支撑“2+26”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图1.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
(2)编制“问题识别-目标提出--措施制定-跟踪评估-修改完善”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制订技术指南,分类指导各城市“一市一策”制定和实施
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方法,编制《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方案制订技术指南》,明确提出基础资料及获取方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与排放特征的识别方法、污染源来源解析与成因分析技术、污染源减排潜力分析与情景模拟、空气质量改善与达标目标制定方法,以及污染源排放控制综合解决方案编制与优化技术方法等技术体系;研究建立“2+26”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执行—评估—反馈—修订的动态长效技术支撑机制,构建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减排分析、效果评估及方案动态调整技术方法体系,有效指导“2+26”城市“一市一策”方案编制。
(3)提出28个具有分类指导意义的“2+26”城市“一市一策”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有效支撑“2+26”城市科学决策与精准施策
详细梳理和诊断出“2+26”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从社会经济、能源、产业及主要排放源等方面分析污染成因,针对“2+26”城市秋冬季重污染应对与空气质量改善与达标需求,提出28个城市“一市一策”差异化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分类施策。针对北京、郑州等以机动车为主的城市,强调“降氮控车”,强化燃气锅炉NOx排放控制;针对唐山、淄博、邯郸等工业化城市,解决重污染企业围城,及市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问题,同时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升级改造。以唐山、天津、邯郸等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城市,需要大幅压减钢铁产能,加快重点污染钢铁企业退城搬迁或短流程改造,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强化“以钢定焦”;以淄博、新乡、聊城等以建材行业为主的城市,压减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清洁能源比例和清洁生产水平;针对太原等以煤焦铁尘为主的城市,需要进一步降低煤炭使用量,调整产业结构;针对济南、邢台、保定等民用燃煤突出城市,积极推进农村散煤新能源替代工作,严格落实平原地区取暖散煤基本“清零”,实行一城一集中热源,散煤治理“一村一策”;以石家庄、天津等工业和扬尘污染较重的城市,需要进一步强化施工场地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等的管控,加强城市面源管控与综合治理。
(4)科技支撑有效落地,“2+26”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污染天大幅减少
近两年秋冬季,“2+26”城市空气质量整体改善速率大幅提升,显着高于周边城市及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与2015–2016年秋冬季相比,2017–2018年秋冬季“2+26”城市PM2.5浓度下降27微克/立方米,比周边(京津冀晋鲁豫6省市除“2+26”城市以外的区域)29城市和汾渭平原分别高出1.6倍和0.4倍;2018–2019年秋冬季“2+26”城市PM2.5浓度下降24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与汾渭平原基本持平,分别比周边29城市和长三角区域高出2.8和1.7倍,重污染天数平均减少14天。
图2.“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