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简介
一、基本概况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现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4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创新团队,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南昌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3个。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3人。
拥有江西省唯一独立组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核心协同单位)。建有江西省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个、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高水平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0余万人,涌现了6名院士,14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模范教师,大多数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与全省80%以上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和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二五”以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
二、学科优势——资源与环境领域
江西农业大学现设有17个学院。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8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国家二类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收了江西省第一个外籍博士后。2017年获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科研和教育工作主要由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以及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共同完成,其中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拥有地理信息、农田水利工程、旅游管理等学科,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环境化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遥感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
学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研竞争力显着增强,承担科研项目数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十二五”以来,新增科研项目250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超过4亿元。承担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显着提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连续获得滚动支持4次;“十二五”期间,牵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5项,“十三五”伊始,获批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13项研究任务。科技成果奖励有突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5项,其中作为牵头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率先在我省实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的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奖励23项,其中作为主持完成获自然科学奖7项、科技进步奖15项、技术发明奖1项。学术论文量质同步提升,在优势学科领域,原创性高水平成果取得重要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在Nature Genetics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自主选育了水稻、猕猴桃、脐橙、西瓜、玉米等一系列新品种,截至目前,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36个。
2018年,为使产、教各方充分沟通,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技术的交流和成果转化,从而更高地解决农业环境治理面临的严峻问题,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等牵头成立了“江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面源污染防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在新型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新型有机肥施用技术等领域展开重点研究,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提供技术保障。
江西农业大学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平台还包括:作物遗传育种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农业资源微生物工程中心、南昌市农田养分资源管理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等,拥有与资源与环境研究相关的各种大型分析仪器,如ICP、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扫描电镜、基因测序仪等。
三、研究特色
围绕解决鄱阳湖水污染防控的重大问题,江西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好的研究基础:
(一)环境与生态数据的调查与检测
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现状等方面的数据调查、收集、监测和集成,能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江西农大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地理遥感团队在污染物清单调查与分析方面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以往的工作案例包括:第二次全污染源普查工作;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牵头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江西农田重金属调查等。
媒体报道鄱阳湖科学考察完成
(二)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针对较大的受污染水体,通过重新构建生态系统达到净化污水水质的效果。生态系统构建工程主要包括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和水生动物结构优化两部分。我们通过近岸带水生植物构建能与护坡打造相结合,最终构建水陆交汇区域全系列生态系统,即“乔灌草+水生植物”。该区域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人为的形成相应的植物带,提高植被修复的成活率和初期的植被盖度,为河湖生态系统的恢复奠定基础。此外,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对水生生物进行调控,通过对处于水体不同水层水生动物的投放,利用水生动物自身生态位的差异,从而完善水体食物链,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改善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以优化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组成。
以往典型案例:南昌艾溪湖示范工程;共青城鄱阳湖模型试验基地池塘改造工程;共青城水系连通工程南湖北岸河道治理工程等河道修复和内湖治理;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TG1520,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江西农业大学针对鄱阳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集成针对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针对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技术、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针对鄱阳湖稻区水系发达,降雨量大,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农用化学品施用不合理,农田有毒有害化学品残留偏高,肥料利用率低,养分流失严重,稻秸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按照“源头控制-过程阻控-末端治理”的设计思路,研发了稻田生产造成的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①以氮磷高效利用水稻品种,综合利用机插同步精量一次性施肥氮磷减排,周年控灌减排与肥水协同减污,农药污染源头阻控与残留降解,氮磷原位固持减排,稻田冬闲期绿肥高效固持减排,稻秸能源化、肥料化综合利用,稻秸-猪粪型有机肥联用减污,稻田氨挥发高效减排等技术集成的稻区面源污染周年源头阻控技术体系。
②综合利用稻田排水口小湿地与渗漏坝组合联用技术,输移沟渠植物-吸附材料-拦截坝组合联用的面源污染周年高效拦截技术,汇流区景观型和经济型人工生态湿地及微生物脱氮技术,拦截植物高效饲料化与肥料化技术及设备等建立的稻区氮磷输移过程多级生态阻控技术体系。
秸秆腐解菌剂专利成果
(2)畜禽养殖污染防控体系
针对鄱阳湖区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及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集中排污量大,成为水污染重要来源的问题,通过精准动物营养技术、畜禽舍工艺工程设计,因地制宜以构建各具特色的粪污综合利用模式。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利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及理想微量元素配方、排水系统和清粪工艺设计、污水中重金属及有机氮、磷的去除技术、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构建猪场粪污从饲料源头到粪污资源化利用产品产出的全链条技术。
(3)水产养殖污染防控体系
通过运用物联网智能设备对不同养殖模式或品种的水产养殖水质特别是养殖尾水进行常规水质指标(溶解氧、氨氮、pH、COD等)的监测,再通过调整养殖模式(稻渔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等),从源头减少养殖水体的药物(渔药、农药)、化肥等污染,以及针对不达标的养殖水体或者养殖尾水运用物理(曝气、纳米增氧等技术)、化学(生石灰等)、生物(微生态制剂等)等水质改良技术,构建了鄱阳湖区水产养殖污染防控体系。
课题组成员下乡进行技术培训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
农村居住点比较分散,生活污水像城市一样收集集中处理会导致管网建设费用高,难度大,成本高,因此不适合集中式处理。因此,在国家全面进行厕所改革的新形势下,江西农业大学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特点,分散分布的农村污水处理应向着分散式处理器方向发展,设计出从源头控制,不需管网建设和外界动力的与化粪池相连接的简易净化器(专利号:201821161592.5)。
以往工作案例包括:万年县珠溪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东乡区小璜水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石城县农村连片环境整治;铜鼓县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绿肥高效利用下作物生产化肥减施技术集成与应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鄱阳湖低丘平原双季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四)小流域氮磷流失模拟与关键“源”景观识别
在摸清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小流域的环境数据库,包括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图、土壤图、植被覆盖图、水系图、数字高程模型DEM、逐日降雨量和径流量、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布图、小流域出水口的氮磷监测等。
应用修正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小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构建动/阻力系数修正泥沙输移比模型并估算小流域的泥沙输移比,在此基础上,利用颗粒态氮磷营养物迁移经验模型估算小流域的吸附态氮磷负荷量。
在Johnes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反映地形影响产流形成的地形指数和年降雨量构建产污系数、引入植被带宽和坡度构建截污系数,以产污系数和截污系数为权重因子改进已有的输出系数模型,在确定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输出系数基础上,估算出小流域的溶解态氮磷负荷量。
利用吸附态氮磷负荷和溶解态氮磷负荷提取小流域不同地类的氮磷负荷,以及针对不同地段特征如坡度陡、河岸两边、距离观及其氮磷污染贡献程度。
以往工作案例包括:三峡库区氮磷流失模拟与关键“源”景观识别;小流域环境数据库构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