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的系列重要讲话与指示精神,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委正在组建“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整合优势科研单位与科研团队,创新机制、形成合力,全面提升长江保护修复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本公众号推出“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单位巡礼”专栏,系统展示共建单位的相关研究基础与成就。本期介绍单位为: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本情况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直属的社会公益类综合性环保科研事业单位,创建于1976年,原称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2004年4月经云南省编办批准,由所改院。200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同研究院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方式运作。
科研行政楼
人才储备
全院事业编制155人,院属集体企业聘用103人。其中博士17人、硕士83人;正高26人,副高74人。全院拥有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10人、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4人,有16人获国贴、省贴、省突表彰,1人被评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部门设置
现院内设有高原湖泊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大气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规划研究中心、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固体废物防治研究中心、污染源在线监测运维与环境监理中心、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低碳)、环保项目管理研究中心、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部门及院办公室、院党委办公室、院计划财务部3个管理部门。
学术期刊
开办有环保科技学术期刊《环境科学导刊》,在国内环保界享有较高声誉。
学术期刊
研发平台
院共建设有11个科研创新平台,包括:院士工作站、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国环科院共建)、云南智库联盟(省委宣传部牵头,我院参与)、云南生态环保智库、技术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环保部华南所联办)、珠江流域水环境联合研究院、濒危珍稀植物引种繁育基地、“邹锐博士工作室”、云南省环境标准委员会等科技创新平台。2018年,我院花红洞实验基地被生态环境部与科学技术部批准纳入第六批、云南省首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科研成果
(一)高原湖泊研究领域
积极适应国家或水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导向以及云南省高原湖泊保护在理论、技术与管理上的迫切需求,瞄准高原湖泊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研究前沿及高原湖泊群独特的湖沼学特征和流域特色,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厘清生态本底、揭示响应机制、研发控制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服务生态文明”这一主线,搭建了九湖流域“数据库-模型库-技术库-智库”四库体系,在解决高原湖泊流域水环境演化的生态响应及控制、管理、调控等关键科学问题,为高原湖泊的演变机理、控制手段、综合管理提供科学和创新性的思路以及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
近5年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环保部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7年,由我院牵头,联合国内20家一流科研团队,成功申报国家“十三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滇池流域水环境改善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牵头组织申报的云南省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云南高原湖泊污染治理与功能提升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项目成功立项,上述两个重大专项将对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农业及城市区域多源水循环与调控、冲击性污染负荷控制、湖滨湿地生态及环境功能提升、健康水循环模式等关键难点进行技术研发与集成,为今后九湖流域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示范应用。
在九大高原湖泊为重点的云南省水环境环境管理决策科研支撑方面成果显着。支撑和推动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等的落实;为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和抚仙湖保护治理专项行动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以异龙湖为典型案例,研发了以高精度三维水质水动力模型和直接数值源解析技术为核心的高原湖泊精准治污决策优化技术,并在滇池和洱海流域进一步应用实践。
(二)生态文明领域
作为省政府生态文明重要决策的主要技术支撑力量,我院参与和主要执笔了全省多个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文件起草。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企业环境信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等重要的生态文明制度等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提供了较强的技术保障。在生态创建工作中,我院作为资深技术服务单位,为全省7个州市、近60个多县提供了创建技术服务。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环境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打造了一支全省最强的环境规划研究队伍,并引领性开启城乡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把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为环保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力支撑了“多规合一”及空间规划工作,为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控提供了重要手段,为环境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是我院最早开展的科研方向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研究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全省乃至东南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院重点围绕生态状况监测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省内乃至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在指导云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研究论文。
院建有云南省重要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平台,是国家环境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我省的唯一推送应用对口单位。
(四)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
长期为全省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决策支持。组织编制《污染场地与土壤修复治理项目全过程管理指南》、《河湖库沉积物分类分级标准》等相关标准、导则,填补了地方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标准的空白,实现政府或企业开展此类项目“有法可依”。依托重金属工程中心平台,研发多项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了有色冶炼行业、化工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体系。针对云南典型砷汞污染现状,开发热相分离脱汞中试装备,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且该技术被遴选用于红云氯碱汞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达亿元。近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省级专项课题17项;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发表专利10余项,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20多篇。当前正在组织编订重金属相关的地方标准,接受地方、企业的咨询近百项。
(五)环境政策研究及低碳发展领域
长期牵头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项目数量和合同金额在全国省级环科院所居前列。牵头编制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委等五部委联系批准的云南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云南省“十三五”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规划以及云南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等环境政策文件。开展了全省排污许可制、环境保护税应税污染税额等重大环境政策研究。在全省低碳发展、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和环境政策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有效支撑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要决策。
(六)土壤环境保护研究领域
引领开展土壤修复咨询业务,承接开展了首批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和建构筑物调查评估、修复方案编制、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业务涉及全省12个州市(其余州市未涉及土壤修复需求)。引进多个土壤修复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并已实现工程化应用,其中针对六价铬污染地块土壤,引进采用异位还原稳定化技术;针对受六价铬污染的建构筑物采用淋洗还原技术;针对受铅、锌、镉、砷等污染的铅锌冶炼企业污染地块,采用固化稳定化的技术;针对多环芳烃及苯系物等焦化行业的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针对云南较为典型的铅锌冶炼企业周边农田受铅、锌、镉、砷等污染的特点,有针对性引进钝化修复、原位深翻、客土、淋洗及生物修复等技术,并顺利完成验证试验、示范及工程化应用。拟引进采用化学氧化、热脱附、生物堆、气相抽提、常温解析以及原位风险防控等技术,并已向省科技厅申报土壤科技项目。
目前,结合云南省土壤污染特点及环境管理需求,正在组织编制《污染场地修复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工业企业搬迁过程污染控制指南》、《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指南》等指南。
(七)农村环境保护领域
率先在云南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咨询设计工作,完成了包括抚仙湖沿湖96个重点村落、程海沿湖47个村落环境、大理洱海“百村”、杞麓湖红旗流域、泸沽湖沿湖村落、云龙水库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咨询设计工作和全省2012-2016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制定了《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暂行管理办法》、《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南》、《云南省农村环境整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及要求》, 形成了《云南省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模式与实例》、《云南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出版了《云南农村环保技术与工程案例示范》,为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管理及方案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八)环境监理领域
作为省环保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摸底调查,承担全省重点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端设备巡查及第三方运维质量的考核工作。作为全省环境监理试点单位,完成了“云南磷化50万吨/MDCP”等20多个项目的环境监理服务工作,覆盖石油化工、冶金、水泥、采掘、铁路、市政、旅游地产等行业,制定了环境监理管理办法和现场环境监理管理制度,编制了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等。
(九)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承担了云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防治、云南省大气、声环境功能区划修编、重点敏感城市(景洪市)主要污染物来源分析以及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14个行业工业污染源的普查指导等重点任务和工作,组织参与了省级相关技术培训。
(十)环境健康领域
承担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云南试点地区环境专项调查,在会泽县首次开展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综合性调查,探索环境铅污染区健康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铅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为下一步开展全国范围的调查提供统一的方法,为国家环境健康监管提供科技支撑。
(十一)项目库建设领域
院设有专门部门,为中央及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库的建设管理、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及绩效评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保障。
近期荣誉奖励情况
院紧紧围绕为政府环境管理和为社会环境保护提供服务的基本宗旨,积极承担重大环保科研、服务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3个五年规划期间,共完成6000余个各类环境科技项目,涉及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项目和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7项,国家专利授权25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出版专着6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