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武:洪湖水浪打浪 渔民上岸奔小康 --湖北洪湖保护区退渔还湖取得显着成效

2019-02-15  来源: 国家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   作者: 罗建武

【字体:

湖北洪湖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6年,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1412公顷(62万亩),主要保护对象为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几年努力,湖北洪湖自然保护区退渔还湖工作成效显着。

1.洪 湖 概 况

湖北第一大湖—洪湖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是长江和汉水支流东荆河之间的洼地壅塞湖,地跨洪湖市和监利县,其东西长23.4千米,南北宽20.8千米,年平均水深1.35米,总库容15.49亿立方米。洪湖湿地属大型浅水型、草型湖泊湿地,水生生物种类极为丰富,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区,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繁殖、越冬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洪湖水域辽阔,水草丰茂,物产丰富,湖中水生植物有近500种、鱼类约60种,还栖息着约130多种鸟类,每年在这里驻足越冬的鸟儿多达几百万只。

QQ图片20190215134659.png

2.大面积人工养殖,湿地生态曾惨遭破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地开展渔业围网养殖试验。1995年之前,洪湖中围网养殖面积低于湖泊面积的10%,符合渔业法等相关规定,渔业和生态总体呈较和谐的状态。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洪湖的围网养殖面积增加到15万多亩,过度围网养殖一度破坏了洪湖生态。围网养鱼投放化肥饲料,以船为家的渔民们生活垃圾和污水导致洪湖水质恶化。此外,大量养殖区域的存在破坏了鸟类栖息地,给保护区的健康发展也带来很大影响。2004年,洪湖仅观测到鸟类4000多只,这和以往数百万只的规模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长期以来,洪湖湖区周边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湿地自然资源的利用,如捕捞、围网养殖、水草利用、池塘养蟹、围垦、猎捕水鸟以及大湖旅游开发等。这些粗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对水禽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巨大,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功能。

QQ图片20190215134807.png

3.全力推进退渔还湖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近年来,在中央环保督查和绿盾专项行动大背景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多次组织洪湖生态专题调研。2015年11月,湖北省政府主持召开推进洪湖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专题协调会议,决定启动“洪湖全面拆围”和“渔民上岸”行动。2016年,洪湖市全面停止洪湖湖区的人工围网养殖。同时,洪湖市委制定了契合实际、符合渔民意愿的保障措施,让他们停止围网养殖,离湖上岸生活,实现上岸后有房住、工作生活有保障。

2017年,省、市出台湖区水产资源保护新政策,启动的渔民上岸安置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在解决渔民上岸问题上,采取了“三个一(解决一套住房,推荐一份工作,安排一份保障)”的优惠政策。以渔民上岸安置方式为例,安置重点对象是“以船为家”的渔民贫困户;在安置资金方面,除了每户发放住房补贴外,政府还出资回购渔民生活用船,最大程度缓解渔民搬迁安置困难问题。通过“三个一”政策,常年居住在洪湖中的渔民家庭基本上都已经搬迁到岸上居住,得到妥善安置。

QQ图片20190215134845.png

从2018年开始,整个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做到湖上无渔船、水中无渔网、岸上无湖鱼。在执行禁渔区(期)的同时,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活动,大力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洪湖保护区再度成为冬候鸟迁徙过境停歇补充营养的中转站、夏候鸟繁殖地。

随着人工围网全部拆除、渔民离湖上岸安置、保护区全面禁捕的开展,社区生产生活活动对保护区影响越来越小。保护区与社区两者之间正在从冲突向协调发展的方向推进,社区居民也逐步实现从破坏者到保护者、从冲突方到支持方的角色转变。昔日的渔民在政府的帮扶下妥善解决了生计替代问题,过去的“打鱼人”,成了今天的“巡护人”;过去的“捕鸟王”,成了今天的“鸟保姆”。

QQ图片20190215134923.png

4. 结 束 语 

随着洪湖全面停止人工围网养殖和拆围工作的完成,洪湖的天然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正稳步提升。2016年春季,300多只小天鹅经停洪湖保护区。如此大规模经停洪湖,是1996年保护区成立以来的首次,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罕见。2017年,夏候鸟须浮鸥数量明显增加,多达3万余只;同年冬季,小天鹅又增加到1300多只,还有部分亚成体。这些现象证明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

相信不久的将来,洪湖将重现天高水阔、荷叶碧波、鸟飞鱼跃的秀美景象。

(本站转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立场)